cover_image

读懂中国|2022年征文讲述类优秀作品展播⑦

教育部关工委 教育部关工委
2023年07月08日 16:02
图片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写在前面


图片

“读懂中国”活动是教育部关工委推出的助力主渠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品牌活动,旨在通过身边人讲自身事、感动影响身边人,使广大青年学生在记述和传播老同志的故事中受到生动鲜活的“四史”教育。

      2022年,“读懂中国”活动以“共话百年奋斗,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在高校全面开展,全国近千所高校8.4万余名大学生直接参与采访优秀“五老”2.1万名,撰写征文、制作微视频、排演舞台剧6.9万篇(个),571.5万名大学生通过报告会、座谈会受益。


      教育部关工委组织专家对568篇征文、318个微视频、46个舞台剧进行了评审,60篇最佳征文、30个最佳微视频入选2022年“读懂中国”活动优秀作品展播。其中,征文讲述类节目将于7月3日至14日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一套(CETV1)20:45—21:12时间段陆续播放,教育部关工委微信公众号、中国大学生在线全媒体平台(网站、微信、微博、视频号等)同步推送。      

图片

网站

图片

微信

图片

微博

图片

视频号




图片

快手

图片

B站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本期节目都讲述哪些“五老”的故事吧。

图片


图片

人物简介


图片
图片

章臣桂、楼凤昌、胡之璧

#01

章臣桂,1934年8月生,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终身高级顾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2年发明成功中国第一项纯中药治疗冠心病滴丸制剂—速效救心丸。楼凤昌,1936年4月生,中国药科大学教授,曾任江苏省南京市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院长。他主持研发的新药银杏内酯与银杏内酯注射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两项新药证。胡之璧,1934年11月生,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名誉所长、终身教授,中药学、中药生物工程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国际上率先培育出转化率最高的洋地黄细胞株—胡氏细胞株。

图片

徐近霈

#02

徐近霈,1932年8月生,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参与创建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器专业,参与三峡超高压电器设备论证,早期研制完成330千伏罐式空气断路器,组织研制三相10千瓦可控硅中频电源、精密陀螺测试高稳定度变频电源等,率先在国内开展语音识别研究。曾获国防工办重大科研成果二等奖以及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曾获黑龙江省优秀教师等荣誉。

图片

丁  樱

#03

丁樱,1951年2月生,河南中医药大学儿科医学院院长、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医大师、首批全国名中医及第四、六、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会长等职。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教研50余年,主持课题28项,出版学术著作33部,主持制定优势病种行业标准、诊疗指南8项,发明专利1项。曾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荣誉。

图片

李有田

#04

李有田,1941年3月生,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曾任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校党委副书记,中国土壤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土壤学会副理事长等职。退休后,担任学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积极主动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曾获省级科研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河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突出贡献奖、河南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突出贡献奖、河南省教育系统十佳关心下一代工作者等荣誉。

图片

张富源

#05

张富源,1955年9月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1977级化工机械专业杰出校友、中核集团“华龙一号”蒸汽发生器总设计师。1982年从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毕业后,来到远离大城市的“909基地”,全身心投身祖国的核动力事业之中,先后参加上海金山石化总厂450MW核热电厂供热堆初步设计,秦山二期及扩建工程设计等;作为总设计师,负责完成了福清核电1&2机组、方家山核电厂和福清核电3&4机组的设计。


图片
图片

教育部关工委交流平台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教育部关工委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